Warning: Missing argument 1 for get_pagelink_by_slug(), called in /export/sd09/www/jp/r/e/gmoserver/7/3/sd0131973/jpcnma.or.jp/wp-content/themes/jpcnma/header.php on line 127 and defined in /export/sd09/www/jp/r/e/gmoserver/7/3/sd0131973/jpcnma.or.jp/wp-content/themes/jpcnma/admin/functions-theme-basic.php on line 98

期刊《日中医学》

特辑: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35周年纪念庆典

【特别演讲】稳态医学~维持健康和诊治疾病的新策略~
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院长
王松灵

  稳态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,生物系统通过这种过程保持稳定,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,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。稳态医学是研究人体分子、细胞、器官及全身稳态平衡的科学,是以维持稳态平衡为立足点以维护人体健康、预防和诊疗疾病的综合性学科。稳态医学着眼于整体,聚焦稳态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,有望为维持健康和诊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。
  硝酸盐作为一种天然膳食营养素,广泛存在于日常用水及食物中,是生物体存活不可或缺的物质。外源性硝酸盐在上消化道中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,其中约25%被唾液腺摄取并富集于唾液中。在病理状态下,外源性补充的硝酸盐可通过硝酸盐-亚硝酸盐-一氧化氮(NO)途径,作为内源性NO途径的补充,对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,例如增加胃肠道血流及调节肠道菌群保护消化系统、影响脂肪代谢减轻肥胖、增加顺铂化疗敏感性辅助肿瘤治疗等。与此同时,Sialin作为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硝酸盐转运通道,也存在于细胞浆中,是硝酸盐发挥生理功能及维持NO稳态的关键蛋白。机体血液中硝酸盐浓度升高通常伴有重要脏器Sialin表达升高,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功能。硝酸盐与Sialin间存在正反馈循环通路,有利于硝酸盐对NO稳态的调节从而改善机体的稳态。硝酸盐-亚硝酸盐-NO以及Sialin介导的细胞生物学功能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体系,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。
  通过AI筛选法我们在现存药物的数据库中找到了硝酸盐最佳联合药物——维生素C(VC),并开发了可以口服的硝酸盐-VC纳米制剂——耐瑞特,提高了硝酸盐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,对口腔和全身性疾病有优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
  本演讲总结了硝酸盐转运通道的发现历程,研究现状及研发的耐瑞特新药具有潜在较广泛的应用前景,为硝酸盐在机体稳态维持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策略。

【特别演讲】日本心血管疾病的课题与未来

国际医疗福祉大学 副校长
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先端心血管医科学 特聘教授
小室一成

  日本2007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1%,从此进入超老龄化社会,疾病结构也因此发生重大改变,脑卒中、心力衰竭、房颤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急剧增多。40多年来,日本人死因排名的首位一直是癌症,而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与癌症死亡人数大致相同。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性为81岁、女性为87岁,男女平均寿命均为世界最高水平,但在医学上可自由、不受限制生活的健康寿命与平均寿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,男性相差9年,女性相差12年,首要原因就在于心血管疾病。心血管疾病有很多种,其中心力衰竭是日本近年最大的问题所在。日本现有心力衰竭患者120万人,在总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,至少到2035年之前心力衰竭患者还会继续增加。从心脏病的死因看,2000年以后心力衰竭已超过急性心梗跃居首位。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,除了很多可改善生命预后的治疗药物外,非药物疗法的导管治疗和器械治疗也取得很大进步,但生存率远低于总体癌症的平均值,这是因为所有心力衰竭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,而非基于病态的病因治疗。
  针对上述存在较大问题的心血管疾病,日本政府于2018年制定了《脑卒中与心血管疾病对策基本法》,2020年又制定了《心血管疾病对策推进基本计划》。在该基本计划中,根据基本法的三个基本理念提出了三大目标。
第一个目标是“预防心血管疾病、普及和宣传正确的知识”。日本百姓对癌症比较了解,但对心血管疾病有正确理解的人却不多。考虑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十分奏效,让百姓理解心血管疾病、了解预防措施十分有意义。
  第二个目标是“完善保健、医疗及福利的服务供给体系”。具体包括健康诊断的普及与推进,完善急诊患者的运送机制,建立医疗供给体系,帮扶患者,康复训练,提供咨询,姑息治疗,为患者兼顾治疗与工作/就业提供支持,从儿童/青年时期开始就采取行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。特别是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和管理对他们尤为重要,需由多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护理和管理。
  第三个目标是“推进心血管疾病的研究”。如上所述,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多限于对症治疗,并未基于病态进行治疗。为了像对待癌症患者那样基于病态进行分子靶向治疗,首先需明确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。重要的是通过基因组与组学分析来阐明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,开展动物和类器官等的疾病模型研究,以便开发出新的疗法。
  老龄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,医疗本身也面临日益高度化、复杂化、高端化、多样化等诸多困难。心血管领域迄今为止一直有许多创新,包括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。今后,有望通过应用佩戴式设备或非接触式设备,轻松获取大量的临床信息,并通过运用AI等技术,更快捷、更稳妥地进行诊断、预防、治疗等。此外,通过引进各种机器人和虚拟人,减轻医疗相关人员的负担。正如针对新冠病毒研发出mRNA疫苗所体现的那样,以往出现各种困难时人类总能通过创新来克服,今后,世界也将通过相互合作来克服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。

欢迎致辞 曹 雪涛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
致  辞 森 喜朗 原日本内阁总理大臣
笹川阳平 日本财团会长
演  讲

”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的新篇章
   ~第六期项目的意义与日中医学交流的未来~
小川秀兴 日中医学协会会长

”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归国同学的活动介绍“
赵  群 笹川医学奖学金进修生同学会理事长

签署“第六期日中笹川医学合作项目协议” 第六期日中笹川医学合作项目协议
“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”沿革
后 记 绪方 刚 宣传委员会委员长
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第46 期研究员选拔工作的通知
期刊《日中医学》一般投稿征稿通知